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华体会平台入口 > 新闻动态 > 中医抄方219 18组心血管系统疾病
中医抄方219 18组心血管系统疾病
2025-06-24 02:05    点击次数:69

​1、严氏心律失常验方(上海名医严世芸方)

【组成】炙甘草12g,生晒参7g,桂枝12g,麦冬12g,生地黄20g,阿胶(烊)9g,生黄芪30g,桃仁12g,川芎12g,附子12g,茯苓15g,白芍15g,桑寄生30g,茶树根15g,苦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利水化瘀。适用于快速心律失常和早搏。

【方解】苦参、桑寄生是严世芸常用抗心律失常中药;茶树根能够对抗早搏。

【加减】心房颤动患者可加入三棱10g、莪术10g、蜈蚣1条,或者打粉装胶囊吞服。2、陈氏冠心病经验方

【组成】川芎10g,赤芍10g,郁金10g,延胡索10g,石菖蒲12g,柏子仁15g,夏枯草8g,丹参1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二次服。

【适用范围】此方为国家级名老中医陈鼎祺经验方,适用于大多数冠心病。脏腑功能虚损,气血阴阳失调,加之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胸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内生,心脉痹阻而致病,症见胸闷胸痛,甚则痛引胸背,心悸,脘胁胀闷,舌暗红或红,苔白或黄,脉弦。

3、邓氏冠心病验方(广东名医邓铁涛方)

【组成】法半夏9g,云茯苓12g,橘红4.5g,枳壳4.5g,甘草4.5g,竹茹9g,党参15g,丹参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主治气虚、痰瘀痹阻型冠心病,症见胸闷、心痛、心悸、气短、肢麻、眩晕、舌苔腻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促、结、代。

【方解】方中用党参补气扶正,丹参活血通瘀,温胆汤除痰利气、条达气机。

【加减】如心痛明显,可合失笑散3g或三七粉3g冲服;如脾气虚弱合四君汤;兼阴虚不足者合生脉散;兼高血压加草决明10g、珍珠母15g;兼高脂血症加山楂15g、制何首乌10g、麦芽10g;兼肾虚者加淫羊藿10g;兼血虚者加黄精10g、桑寄生10g。

4、曹氏冠心病经验方(河南名医曹健生方)【组成】黄芪30g,党参20g,黄精20g,当归15g,赤芍15g,红花10g,丹参20g,水蛭6g,三七粉3g,檀香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主治】益气活血。主治冠心病,症见胸部疼痛、全身乏力、心悸胸闷等。

5、阮氏冠心病基础方

【组成】绞股蓝15g,制鳖甲(先煎)30g,丹参20g,茯苓15g,川芎10g,女贞子20g,枸杞子10g,补骨脂10g,海藻15g,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适用范围】此方为国医大师阮士怡经验方,适用于冠心病之脾肾亏虚、痰瘀互结型。脾肾亏虚,水液不化,痰湿内生,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心血瘀阻而致病。症见胸闷胸痛,气短,汗出,头晕,畏寒喜暖,四肢不温,便溏,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

6、益肾活血解毒汤

【组成】仙茅10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杜仲15g,葛根12g,丹参15g,丹皮12g,水蛭6,连翘8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适用范围】冠心病之肾虚毒瘀型。肾气亏虚,气化乏力,水液内停,聚生痰浊,阻塞脉道;或肾阳不足,失于温养,寒邪内生,寒凝血脉,血运失畅,瘀滞于内,瘀久为毒,痹阻心络而致病。症见胸闷痛,神疲乏力,面色白,心悸,气促,汗出,动辄为甚,纳眠欠佳,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白滑

7、郭氏冠心病基本方

【组成】黄芪30~50g,川芎15~20g,丹参20~30g,葛根20~30g,制首乌20~30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适用范围】此方为国医大师郭子光经验方,广泛适用于各型冠心病。①气滞血瘀型(加降香、郁金、川红花、赤芍、桃仁等):胸痛,程度较轻,偶发,舌质淡红,边尖瘀点,苔薄白,脉涩;②痰浊瘀阻型(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胸闷明显,舌体胖大,舌质瘀暗,舌苔或白或黄,苔厚腻,脉滑;③瘀血阻络型(加血竭、水蛭、桃仁、生地等):胸痛甚,发作频繁,舌质紫暗,脉涩;④虚证:a.脉细弱或细数,舌质偏红者,合生脉散;b.脉弱或缓,舌质淡,轻者合桂枝甘草汤,重者合麻黄细辛附子汤。

8、于氏养心汤

【组成】人参10g,黄芪30g,黄精15g,麦冬15g,丹参30g,苦参15g,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适用范围】此方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于作盈经验方,适用于冠心病之气阴两虚挟瘀型。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郁而化热,耗气伤阴;气虚无以行血,血行瘀滞,或阴虚不荣脉道,血行不畅,心脉痹阻。症见胸痛或胸闷,心悸气短,汗出,倦怠乏力,面色少华或心烦,失眠,舌暗红,苔少,脉弱而细数。

9、心力衰竭方(上海名医严世芸方)

【组成】生黄芪30g,桃仁12g,川芎10g,当归12g,红花6g,地龙12g,制附片12g(先煎),猪苓15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桂枝12g,泽泻12g,车前子18g,车前草18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化瘀。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加减】如患者症见夜寐不安、惊悸怔忡,于基本方中加酸枣仁20g、知母10g、夜交藤15g、远志10g以养心安神;症见胸闷不舒加瓜蒌皮15g、薤白10g、半夏10g以宽胸散结;症见咳喘者当辨虚实,咳嗽喘满,痰多黄稠不易咯出者,多为痰热壅肺,宜加黄芩15g、天竺子10g、桑白皮15g以清热泻肺涤痰;喘甚咳微、气不得续,汗出肢冷为肺肾两虚,宜加淫羊藿10g、鹿角片10g、补骨脂10g以补肾纳气;纳差呕恶者加姜半夏10g、黄连5g、干姜5g。

10、益气强心汤(山西名医原明忠方)【组成】党参30~50g,麦冬10~20g,丹参30g,葶苈子15~20g,茯苓30g,泽泻20g,猪苓20g,黄芪30g,白术15g,肉桂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主治】益气固脱,利水消肿。主治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伴有浮肿少尿、气短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的心气虚损证。

11、 宁心定悸汤(湖南名医王行宽方)

【组成】白参8g,麦冬15g,五味子5g,柴胡10g,黄芩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茯苓10g,法半夏10g,丹参10g,郁金10g,全瓜蒌10g,炙远志6g,紫石英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功效主治】主治心律失常,以室性、室上性期前收缩,或心房颤动为主,属气阴两虚,痰热内蕴证。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胀满,纳呆,口苦口干,夜寐不安,舌淡暗红,苔薄,脉弦细兼结代脉,或参伍不调。【方解】宁心定悸汤系生脉散和柴芩温胆汤化裁而成

12、温阳复脉饮(上海名医严世芸方)

【组成】制附子12g(先煎),桂枝12g,细辛9g,麻黄12g,生黄芪30g,桃仁12g,川芎12g,猪苓15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甘草9g,鹿角片9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温阳活血,利水复脉。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13、郭氏经验方(黑龙江名医郭文勤方)

【组成】黄芪30g,金银花、连翘、白芍、麦冬、党参、当归、五味子各12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主治病毒性心肌炎。症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律失常,手足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14、养心通络汤(湖北名医崔金涛方)

【组成】西洋参15g,炙黄芪20g,南沙参、北沙参各15g,丹参10g,玄参15g,苦参10g,赤芍、白芍各10g,三七10g,川芎10g,降香10g,全瓜蒌10g,炙甘草8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解毒散瘀、养心通络。主治扩张型心肌病。【加减】如以心慌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加酸枣仁15g、远志10g、龙骨10g、牡蛎15g;以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加桃仁10g、红花6g、薤白10g;以咳嗽、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加陈皮10g、半夏10g、杏仁10g、五味子10g;以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加猪苓10g、茯苓20g、泽泻10g。

15、钩芍平肝降压汤(湖南名医张崇泉方)

【组成】钩藤25g(后下),生白芍20g,干地龙6g,生地黄20g,葛根20g,川牛膝10g,泽泻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主治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型。症见头晕目眩,面部烘热,颈项强痛,小便黄,舌质暗红或紫暗苔薄,脉细弦。

【方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诸药可通过多方面影响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降压效果。

16、通脉降压汤(新疆名医王多让方)

【组成】丹参 30g,川芎 15g,益母草 30g,牛藤 15g,桑寄生 30g,泽泻 15g,夏枯草 30g,菊花 15g,蝉蜕12g,草决明 15g,珍珠母 30g(先煎),木香 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主治高血压病,症见血压升高,眩晕目花,头脑胀痛,肢体麻木,舌质紫暗,脉弦紧或涩。

17、活络蠲痹汤(湖南名医郭振球方)

【组成】天麻 10g,钩藤 20g,木瓜 10g,萆薢15g,当归 15g,白芍 15g,续断 12g,黄芪 15g,牛膝 10g,僵蚕 12g,松节 15g,威灵仙 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主治高血压病,中风半身不遂,手足不能举动,麻木不仁,关节酸痛或咳吐痰涎者。

18、高血压头痛—夏栀泻肝汤(湖南名医张崇泉方)

【组成】夏枯草10g,炒栀子6g,白蒺藜20g,黄芩6g,生白芍20g,生地黄15g,泽泻10g,生石决明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主治高血压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之肝火亢盛型。症见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